2024年05月03日
微信

故事| 一姊妹透过不同位置发现:原来每位基督徒都有牧养的使命

作者: 田玖恩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3年06月20日 19:40 |
播放

牧养,不仅仅是牧者对信徒的牧养,其实每一个基督徒都有牧养的使命。牧者如此,教会任何一个岗位的同工是如此,甚至普通信徒,身边也有很多牧养对象,包括同事、父母,丈夫,妻子和孩子。牧养是每一个基督徒逃不掉的使命。

日前,笔者有幸听到一位在华东某教会全职服事的阿敏姐妹分享了自己的信仰经历,她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基督徒可以在任何一个位置上牧养主的羊。她将自己的经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讲台服事

阿敏姐妹是国内一所双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外婆信主,阿敏姐妹受到外婆影响来到教会,她在教会得到了很多培养,并在大学毕业后选择服事主。阿敏姐妹虽然年纪轻轻,没有受过专业的神学训练,但由于她深刻地领悟能力,超强的表达能力以及对灵魂的负担,却被放在了讲台的位置。在教会里参与讲道服事是最直接的牧养的位置。这一时期,阿敏姐妹通过讲道服事影响了很多弟兄姊妹。

第二阶段:企业里工作

在服事初期,她以为只有在教会做牧师或教师才是做牧养的工作,才是最有意义的。几年之后,因为一些原因,阿敏姐妹离开讲台,进入企业上班。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神学。

阿敏是个非常聪明,也非常有能力的人,在工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对她来说都不是难事。无论是做业务、做项目、做技术、做管理,还是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演讲,制作ppt、视频、报告等等琐碎的工作,就没有她完成不了的任务。同时,她也愿意花时间对身边的同事提供信仰上的帮助。

她在工作中发现,牧养工作是无处不在的,基督徒可以在任何一个位置上牧养主的羊。只是,虽然阿敏姐妹可以胜任企业交给她的任何一项工作,也能对同事有些帮助。但是她却希望自己有更多精力更深入地去认识上帝,认识自己,认识灵魂。

第三阶段:教会后勤服事

五年之后,她从企业里退出,重新进入教会服事。这一次,她主要做接待和探访的工作,一些人会主动来到教会寻求帮助,一些人则需要教会同工主动去对方家里探访交流。 

阿敏姐妹表示:这个位置是直面灵魂的位置,可以了解很多教会弟兄姊妹的信息,了解很多人心中的秘密,家庭的甚至个人隐私的部分。这个时期的阿敏姐妹更加谦卑了,开始明白自己曾经那么享受讲台,享受声情并茂地宣讲话语,其实里面隐藏着很深的骄傲。她也看到自己从前传递的更多是道理,因为缺少生命的历练。如今,经历了十多年的磨砺,再面对灵魂的时候,即便不是宣讲话语的位置,只是谈话交流或者祷告,她也能感觉到比从前的服事多了生命的力量。

在接待和探访的工作中,她更多学习屈膝祷告。面对弟兄姊妹的问题,她不是自己去判断,而是寻求上帝的旨意和上帝的带领,用上帝的眼光去看待弟兄姐妹,并且帮助他们。她很感谢这个位置,让她学习把灵魂带到上帝面前。

她告白:“很多人跟我谈话,我很感谢,因为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愿意对你敞开心,是把心中的一朵花给了你。我很感谢,因为主的爱,我得到很多信任,收到很多花。” 

虽然不是教会的牧师,但是阿敏姐妹知道自己的每一次探访和接待都是对灵魂的牧养,因为每一次的交流,有祷告,有话语,有陪伴,有主的爱在其中。

阿敏姐妹还在教会中学习了司琴事奉。因为教会缺少敬拜带领的人,她长期义务带领教会的司琴和敬拜活动。同样,她认为即使是司琴、唱诗歌的人也是在牧养。“因为每一次带领诗歌或者司琴,你都需要带出耶稣的生命。因为会众不是在听你唱歌、弹琴,而是通过你的敬拜带领,人要见到耶稣,你要把人带到耶稣面前,将信心、爱与盼望带到人的心里。”

在各种亲密关系中彼此牧养

她认为牧养不止于此,她个人与父母、丈夫、即将出生的孩子之间也都构成了牧养关系。

阿敏姐妹和丈夫在同一间教会信主,也曾经在同一个企业里工作,他们从彼此碰撞、彼此破碎到彼此欣赏、包容、接纳,两个人在基督里一起摔跤,也一起成长。两个人也是牧养和被牧养的关系,如今他们在基督里立下了婚姻的盟约,建立家庭。

“牧养是全人类的宿命,没有一个人逃的掉,你在哪一个位置,都在牧养,反过来也成立,被牧养也是所有人的宿命,我是一个很容易发怒的人,因为我妈妈很强势,总是压制我,虽然我读了重点大学,在别人眼里我是多才多艺,但是在我妈妈那里总是有很多否定的声音。即使大学毕业之后,我跟妈妈远隔千里,但是每一次通电话都在吵架,最后都是不欢而散,“啪”的一下挂掉。信仰之后也是如此。”

“但有一次,妈妈哭了,她在电话中跟我说了她的软弱,说了她父亲、我的外公是怎么强迫她的。外公是军人的风格,所有命令必须服从,没有道理可以讲。当我妈妈第一次告诉我她的无助,我才知道她也是一个无辜的,软弱的人,她表现出来的强势也不是她愿意的,只是因为她从外公身上继承下来。那一刻,我从小对妈妈的恨慢慢开始融化了。”

“我想如果我不改变我可能也会继续这个罪,如果我不改变,我的孩子可能也会继承我的愤怒。如果我不改变我的愤怒,我妈妈也很难来到上帝面前。因此,在父母跟子女的关系中,子女接受牧养,也反过来影响父母,这时候,他们也是在牧养父母。”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